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Chinese Mandarin Putonghua Study by www.e-Putonghua.com 愛因斯坦計算光速有出入?

Beijing time 1 July
Share today article by www.e-Putonghua.com


愛因斯坦計算光速有出入?

生詞:
1. 爭議(Zhēng yì): 爭論。
例句:在龍庭上,全匈奴的王公大臣爭議了多少天。
2. 理論(Lǐ lùn): 在某一活動領域中聯繫實際推演出來的概念或原理。
例句:他對博物館的理論和實踐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3. 開展(Kāi zhǎn): 發起或使開始運動。
例句:各鄉都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鬥爭。
4. 觀測(Guān cè): 觀察並測量。
例句: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留意觀測日、月以及各行星的運動 。
5. 傳播(Chuán bō): 傳送或散佈。
例句:消息立即傳播開了。
討論:
1. 你認為光速的數值精確與否重要嗎?
2. 一個、甚至幾個世紀前的科學理論資料是如何得出的?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27日報道】題:有爭議的理論認為光速比我們認為的要慢
        1905年,愛因斯坦計算出,光在真空中以每秒18.63萬英裏(合每秒29.98萬公裏)的速度傳播,且速度恒定不變。
        這個理論被認可了一個多世紀,但一項有爭議的最新研究結果稱,愛因斯坦其實弄錯了,光速比我們認為的要慢。
        這項研究是巴爾的摩物理學家詹姆斯‧弗蘭森開展的,他探究了為什麼超新星SN1987A的光粒子抵達地球的時間比預期要晚4.7個小時。
        這顆星球的衰竭是1987年從地球上觀測到的,它迸發出大量中微子———不帶電荷、參與弱相互作用的亞原子粒子。據愛因斯坦稱,這應當發生在可見光迸發的大約三個小時以前,從那時起,脈衝波應當就齊步前進,兩者都以光速傳播。
        然而,可見光抵達地球的時間比中微子晚了大約7.7個小時,遲到4.7個小時。
        美國馬裏蘭大學物理學家弗蘭森認為,這一延遲可能是因為光在傳播過程中由于“真空極化”而減速。在“真空極化”現象中,光子在瞬間分解為所謂“正電子”和電子,隨後重新結合到一起。當它們分裂時,量子力學在這對“虛擬”粒子間形成一種引力勢。弗蘭森表示,這個過程可能會逐漸影響光子的速度,也就是說,在超過16.8萬光年的途中,光子的傳播也許被延遲了近5個小時。
        假如這位物理學家的觀點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科學家們不得不重新計算各種東西,比如我們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和其他星係中一些最遙遠物體與地球間的距離。
        弗蘭森的論文已遞交給英國《新物理學雜志》,目前正接受同行審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