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Chinese Mandarin Putonghua Study by www.e-Putonghua.com 《名利場》﹕不管美國服不服﹐中國世紀真的來了


生詞:
1.購買力平價計算法(Gòu mǎi lì píng jià jì suàn fǎ):是以國內商品價格同基準國家同種商品價格比率的加權平均值為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方法。
例句:購買力平價計算法得出的國家GDP資料符合客觀實際嗎?
2.撰文(Zhuàn wén):寫文章。
例句:老王通過實地考察,撰文介紹北京的佛教寺廟。
3.始料未及(Shǐ liào wè ijí):沒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
例句:瑞士央行週四取消這一匯率下限的做法,讓市場始料未及。
4.繳納(Jiǎo nà):交納,多用於交付規定的財物給公家。
例句:如果他犯了錯,就必須繳納罰款。
5.專利(Zhuān lì):一項發明創造的首創者所擁有的受保護的獨享權益。
例句:在實行專利保護制度的國家,一般訂有專利法。
討論:
1.請你談一下中美經濟發展的各自特點。
2.請問你覺得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兩者如何平衡?

        根據世界銀行最近發布的數據﹐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法﹐中國的GDP已于11月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一排名的轉變在西方媒體引起了激烈的討論。作為新凱恩斯經濟學派重要的成員之一﹐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在《名利場》上撰文稱﹐中國以後將會長期位居世界第一﹐一如歷史上那樣繁榮昌盛。對此﹐美國不能進行遏制﹐也不能錯誤理解中國崛起背後的啟示﹐而必須加深合作。
        以下為文章編譯。
        數據顯示﹐2014年底中國將以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速度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比較不同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很困難﹐技術委員會最終採用“購買力平價”來作為比較不同國家的收入水平的標准。雖然數據不盡准確﹐然而這確實為比較不同國家經濟總量提供良好的基礎。2014年早些時候﹐世行國際比較計劃項目公布了新數據(測量該數據難度十分大﹐二十年來才出了三份報告)。早春發布最近的數據比之前的倍受爭議﹐之所以更受爭議是因為它更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2014年底中國將以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速度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而令人驚訝的是﹐消息出來後的兩國爭論重點大不相同﹐這也體現中美兩國間巨大差異。美國很渴望成為第一﹐因為美國很享受這一地位﹐相反﹐中國則沒有。一方面﹐中國還不想“把頭伸出護欄”﹐成為世界第一是有代價的﹐這意味著要向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多繳納會費﹐也要在氣候變化等議題上要承擔更多責任﹐另一方面﹐中國知道美國對第一很執著﹐也很擔心一旦美國不再是第一後又會作何反應。當然﹐在出口和家庭儲蓄等很多方面﹐中國一直超過美國﹐儲蓄和投資約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中國擔心儲蓄太多﹐而美國則擔心儲蓄太少。在生產等方面﹐中國也是在近幾年才超過美國的。而在專利方面﹐中國仍落後于美國﹐然而差距在減少。
        美國能夠與中國一較高下的領域其實並不受關注﹐中美在不平等方面差不多(美國是最不平等的發達國家)。中國每年被判死刑的人數超過了美國﹐而美國坐牢的人則遠遠超過中國(每10萬人中有700人坐牢)。從總量上看﹐2007年中國趕超美國成為最大的污染國﹐而從人均污染量來看﹐美國仍然超過中國。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軍事國﹐其軍事開支超過排名其後的7個國家的總和(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合理使用了這些預算)。但美國真正實力更多依賴 “軟實力”(即經濟影響力)而非軍事力量﹐這一點很重要﹐應謹記。全球經濟以前就經歷了振蕩﹐我們也知道最終結果如何。200年前拿破侖戰爭後英國成為世界霸主﹐帝國延伸至世界四分之一的領土﹐英鎊成為世界儲蓄貨幣﹐與黃金一樣保值。英國與盟友一道強制施行貿易規則﹐英國可以區別對待印度進口貨品﹐也可以強迫印度進口英國布料。英國也能讓中國敞開大門接受鴉片貿易﹐而中國了解鴉片危害後﹐英國和盟國又發動兩次戰爭以保證鴉片自由流通。英國霸主地位持續一百年﹐即使在19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超越了英國後仍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重大轉折點﹐只有在美國的幫助下英國才贏了德國。戰後英國自動卸下擔子﹐而美國不得已挑起重任。伍德羅 威爾遜總統竭盡全力重建戰後世界﹐以避免再次發生戰爭﹐而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意味著美國從未加入國際聯盟 。經濟上﹐美國堅持走自己的路﹐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 並結束貿易繁榮﹐英帝國仍在﹐然而英鎊逐漸讓步于美元。最終﹐經濟決定一切﹐美國的很多企業成為跨國企業﹐美國文化也不斷發展。
        二戰是另一轉折點﹐由于戰亂﹐英國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殖民地。這次美國終于接過重擔﹐美國在聯合國成立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上做出巨大貢獻﹐這對于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至關重要。然而美國其他方面並未盡責﹐像凱恩斯所說﹐美國並未建立一個有利于長期穩定的貨幣體系﹐反而將本國的短期利益置于首位﹐妄想美元成為國際儲蓄貨幣。美元的地位使美國喜懮參半﹐美國可以低利率買入﹐因為其他國家需要美元外匯儲備﹐但是美元則會升值﹐乃至超出其正常水平﹐造成貿易赤字和經濟疲軟。二戰後的45年間﹐全球經濟由美國和蘇聯兩大力量主導﹐在兩種不同意識形態指導下﹐兩國經濟社會制度和對經濟社會權利重要性的認識十分不同。最終蘇聯由于缺乏監督導致內部腐敗而垮臺。如今世界由單一力量主導﹐美國仍在軍事方面投入巨大﹐這說明美國不僅軍事力量強大﹐經濟實力也不容小覷。
        接著美國犯了兩大錯誤。首先﹐美國想當然地認為﹐美國在冷戰中取得勝利意味著美國所代表的一切都勝利了。然而對于第三世界國家來說﹐貧困依然是最重要的問題﹐左派們長期鼓吹的平等經濟權益也遠未實現。其次﹐從柏林牆倒塌到雷曼兄弟崩潰這短短時間裡﹐美國通過單邊主義求自身經濟利益——或者說跨國公司和銀行的利益﹐而非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新秩序﹐1994年美國推動建立的貿易體系催生了後來的世貿組織﹐該體系十分不平衡﹐以至于五年後另一項貿易協議出臺後﹐西雅圖發生了動蕩。美國一方面談論自由公平貿易﹐一方面又堅持補貼富農﹐這體現其自私與虛偽。而美國從未充分考慮過這樣目光短淺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美國希望加強其統治地位﹐然而事實卻相反。20世紀90年代東亞危機時期﹐美國財政部努力降低所謂“宮澤計劃”的影響力﹐在該計劃中日本提供1000億美元幫助陷入危機和衰退的企業擺脫經濟蕭條。美國還在這些國家推行財政緊縮和高利率政策﹐危機時拒絕救助銀行﹐這與美國財政部2008年危機後所堅持的原則相悖。即使在東亞危機過去15年之後﹐一提到美國在危機中的作用﹐亞洲仍充斥著稱美國虛偽的聲音。
        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為什麼美國要在意呢﹖的確﹐某種程度上我們不需要擔心﹐世界經濟不是零和游戲﹐中國發展不一定損害美國的利益﹐事實上﹐中國與美國發展具有互補性。如果中國發展得好﹐就會買更多美國產品﹐美國也會發展。但是只要去問問因中國制造業發展而失去工作的美國人﹐你就會知道很多人對此說法不買賬。然而這不僅與其他國家崛起有關﹐與美國國內經濟政策也有關系。此外﹐中國崛起至世界第一的確很值得關注﹐我們必須了解其後果。
        首先﹐美國最大的影響在于軟實力﹑榜樣作用與其經濟政治等思想的影響力。中國崛起至第一位也會增強軟實力和其經濟模式的榜樣作用。中國崛起也對美國模式產生沖擊﹐後者並未惠及大多數﹐與通貨膨脹作斗爭的美國家庭比25年前更窮苦﹐貧困人口也持續增加。雖然中國社會也很不平等﹐然而中國經濟發展為人民帶來了些好處﹐美國中產階級發展停滯時﹐中國使5億人擺脫貧困。不能惠及大多數人的經濟模式就不能成為他國的好榜樣。美國應將中國崛起視為安定內患的提醒。如果美國將世界經濟視為零和游戲﹐繼續壓制中國以繁榮本國的話﹐那麼美國軟實力會進一步下降。如果美國認為中國發展會阻礙美國﹐並轉而“遏制”中國以減少中國的影響力的話﹐那麼美國則理解錯了中國崛起背後的啟示。這些措施不僅無效﹐還會減弱美國領導力和自信﹐美國外交政策總是走入這個誤區。美國和日本與其他國家的簽訂的跨太平洋協議裡都沒有中國﹐很多人認為這是美國與某些亞洲國家排除中國的結果。亞洲供應鏈具有強大活力﹐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都有貨品流動﹐跨太平洋合作伙伴關系似乎想把中國踢出供應鏈。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對中國在一些方面開始承擔重任持懷疑態度。中國希望能在現有的國際機構發揮更大的作用﹐然而國會稱﹐老俱樂部不喜歡新成員﹕他們可以繼續在次要位置﹐然而他們不能擁有與其經濟地位相匹配的投票權。當其他二十國集團國家認為選擇國際經濟組織帶頭人不應基于國籍而應基于能力時﹐美國卻認為舊制度已夠好——比如世界銀行應該由美國人領導。然而在另一個例子中﹐中國﹑法國及其他國家得到聯合國主席的支持﹐計劃結束凱恩斯時代起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國際儲蓄貨幣﹐美國卻阻撓這一計劃。最後一個例子是美國阻礙中國通過新的跨國機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幫助﹐而中國在這些新機構裡起重要或者主導作用。人們一直認可在基礎設施方面還需要上千億的投資﹐然而世界銀行以及現有國際組織無法做到。世界銀行不僅需要更加包容的多邊體制﹐還需要更多資本。然而美國國會對此均抵制。同時﹐中國正努力與亞洲其他國家一道成立亞洲基礎建設基金﹐而美國則想盡辦法不讓其他國家加入。
        美國正面臨著許多外交政策難題﹕伊斯蘭武裝﹐已有70年歷史的巴勒斯坦沖突﹔強硬的俄羅斯在鄰國乃至世界大秀肌肉﹔核擴散帶來威脅。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解決許多問題。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機遇而非一味遏制中國。中美經濟利益相互交織﹐一個穩定全球的政治和經濟秩序符合兩國利益。中國不能接受現有國際體制﹐因為規則都是由西方制定的﹐也反映了西方的利益。無論兩個是否願意﹐兩國必須合作﹐也需要這種合作。同時最重要的是﹐美國要保持軟實力以填補包括腐敗等現有的體制缺陷﹐從而走向繁榮富強。
        由于經濟形式改變﹐新的全球政治經濟秩序正在形成。我們不能改變經濟現實﹐但是如果美國採取錯誤的行動﹐那麼有可能造成全球秩序的混亂﹐美國自身利益也可能無法實現。
        (編譯 徐詩叢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為報道提供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