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拿用戶做實驗遭質疑
生詞:
1. 報導(Bào dǎo): 也叫“報導”,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向公眾報告新聞。
例句: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的報導就占去了一半發稿數字。
2. 動態(Dòng tài):
事物發展變化的情況。
例句:我們要隨時關注事情的動態變化。
例句:我們要隨時關注事情的動態變化。
3. 情緒(Qíng xù): 情絲,纏綿的情意。
例句:驚人的集體力量使他情緒高漲極了。
例句:驚人的集體力量使他情緒高漲極了。
4. 風險(Fēng xiǎn): 危險;遭受損失、傷害、不利或毀滅的可能性。
例句:店老闆躲過了風險之後,逃回來了。
例句:店老闆躲過了風險之後,逃回來了。
5. 隱私(Yǐn sī): 不願告人或不願公開的個人的私事。
例句:他怕有人揭穿隱私,翻出底細。
例句:他怕有人揭穿隱私,翻出底細。
討論:
1. 你在用Facebook嗎,感覺如何?
2.
你如何看待網路的公開和迅捷性?

京華時報訊據外媒報導,Facebook的數據科學家在2012年1月篡改用戶發布的動態信息用來做情緒實驗,這一做法曝光后遭到了外界的質疑。Facebook回應稱這個實驗是為了改善服務,讓人們在Facebook上看到更加相關和具有互動性的內容。
根據Facebook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布的一篇論文,人類的情緒在社交網絡上具有傳染性。在實驗過程中,研究者挑選近70萬名Facebook用戶分成兩組,將其中一組用戶的帶消極情緒的帖子剔除,並將另一組用戶帶積極情緒的帖子剔除,發現用戶的情緒果然會受到社交網絡上帖子情緒的影響。
由於該實驗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篡改了其動態消息,有分析人士稱Facebook的做法有一定的法律和道德風險。
Facebook方面強調,篩選正負面消息由計算機程序負責,無需人工介入,所以用戶無須擔心隱私外泄。對於研究的目的,負責此項研究的Facebook數據科學家亞當·克拉默解釋,進行此項研究是因為Facebook關心使用其品的人所生的情緒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